稻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对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但粮食安全不仅仅需要粮食产量安全,还要食用安全。近日,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在市场抽查中发现某企业生产米线重金属超标和霉烂变质,经溯源后查到问题大米是从湖南购入,查出的问题大米均被销毁。镉超标大米及大米加工食品流入市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长期食用镉超标大米(国标要求稻米中镉含量低于 0.2 mg/kg)及大米加工食品会严重影响健康。
从每年公布的粮食总产量数据看,水稻总产量稳定在2亿吨,增长空间较大。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问题的根源是种植用地的污染,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大米消费的安全。
作为从事水稻种植服务的一线人员,这两年稻谷镉超标问题听之甚多,不少农民辛苦种出的稻谷因镉超标被拒收,人人谈“镉”色变,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地区成为量贩、米企拒收稻谷的重灾区;2020年春耕备种,也有农民咨询有哪些低镉吸收水稻品种?水稻重金属污染怎么防治?关于镉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去年写了《稻谷价格低迷,又遇重金属超标被拒收,农民应该怎么办》和《稻田镉污染如何调节降低?浅谈水稻对镉的吸收特性及有效治理措施》两篇内容,引起不少农友评论交流。
下面精选几个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水稻有哪些品种对镉具有低积累效果?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镉金属的吸收有差异,一般粳稻的镉积累量要少于籼稻。在2014年-2017年湖南省开展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共推荐了三十多个水稻品种作为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
在江西地区,推荐种植中嘉早17、金优458(早稻)、黄华占、天优华占(中稻)和早丰优华占、五优航1573等品种。
以上品种适宜在中、轻度镉污染地区种植,并且需要配套使用土壤调理剂、加强抽穗灌浆期水分管理(建立水层),可借鉴VIP+N管理模式,能达到有效降镉的目的,使水稻的稻米中镉含量在0.2 mg/kg以内。但在重度个污染区,不宜种植水稻,改种其他镉积累的农作物。
2、水稻重金属超标的原因有哪些?
从实践调查看,在很多山区可能没有工厂排污,但仍然检测出了稻谷重金属超标,使不少农民感到疑惑。据研究调查,水稻重金属超标与土壤、地下水、化肥、农药、水稻品种等有关系,主要原因有:
第一,可能是当地土壤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污染;第二,地下水源有重金属超标;第三,来自于附近采矿、工业区的污染;最后,可能是喷施农药、施肥(磷肥)将镉等重金带入田间,特别是劣质磷肥及复合肥。
3、有哪些好的改善技术措施?
在轻度地区,结合用水管理,喷施石灰具有降镉效果,成本低,中重度地区效果不明显。目前,镉污染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一是钝化,使其不游离于土壤中,如“紫云英+骨粉”联合钝化技术;二是防治,防止作物吸收,如硅、硒、锌、铁等营养调节;第三,种植非食用作物,将茎取出来,如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杂交狼尾草,其植株上有内生真菌(巨大芽孢杆菌BM18-2)能吸收镉。对于重金属污染区,仅进行土壤置换,成本非常高。
咨询热线
18922713602